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3年第16期
编号:13154256
微乳技术对止痛凝胶膏剂中成分释放和含量变化的影响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8月15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3年第16期
     方法一:A相为甘油、NP-700、甘羟铝,B相为酒石酸、EDTA-2Na,B相加入到A相中,再加入C相(微乳相)。方法二:C相(微乳相)加入到A相中,将酒石酸、EDTA-2Na加药液溶解后为B相,再把B相加入到A相。试验结果表明,方法一制备的微乳凝胶膏基质成型,性能一般,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微乳析出;方法二制备的凝胶膏膏体颜色均一,无颗粒析出,基质成型,黏性、剥离性均较好。

    2.1.3 微乳型止痛凝胶膏剂载药量的考察 按筛选的基质处方(NP-700 2.00 g,甘羟铝0.08 g,甘油12 g,PVPP 0.30 g,酒石酸0.08 g,EDTA-2Na 0.02 g)和各相加入形式顺序,逐步增加所含生药量体积,试验结果见表3。

    表3 微乳型止痛凝胶膏剂载药量的确定

    Table 3 Results of drug-loading capacity of microemulsion cataplasm

    从试验结果确定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3688 字符